洋气的布娃娃
![]()
帝姑姑馆陶公主有一个苦恼,那就是她实在太爱自己18岁的侍从董偃了,守寡多年的她很想让董偃成为自己的丈夫
馆陶公主可不是一般人,她是汉文帝的女儿、汉景帝的姐姐,汉武帝能当上皇帝,她在背后帮了不少忙,宫里宫外没人敢不给她面子。可再厉害的公主,遇到感情的事也会犯难——她守寡的时候才三十多岁,身边虽然不缺伺候的人,却一直没遇到合心意的,直到遇见了董偃,才算真正动了心。
董偃家里原本是做珠宝生意的,小时候跟着母亲去公主府送货,因为长得眉清目秀、嘴又甜,被馆陶公主看中,留在府里当侍从。馆陶公主对他特别好,不仅请老师教他读书写字、骑马射箭,还把最好的衣服、吃食都给他。董偃越长越俊朗,性子也温和,待在馆陶公主身边久了,两人慢慢就生出了不一样的情愫。
可那时候的规矩太严了,馆陶公主是皇室宗亲,董偃只是个普通侍从,身份差了十万八千里。更别说馆陶公主还是寡妇,按当时的说法,寡妇就该守着丈夫的牌位过日子,要是再嫁,尤其是嫁给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侍从,唾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。馆陶公主虽然有权有势,也不敢公然违背规矩,只能把这份心思藏在心里,可看着董偃一天天长大,她越来越不甘心,总想着能名正言顺地跟董偃在一起。
她也试着跟身边的亲信商量,有人劝她“公主身份尊贵,没必要为了一个侍从惹非议”,也有人说“不如偷偷把董偃留在身边,别想着名分的事”,可馆陶公主都听不进去。她这辈子想要的东西从来没得不到过,现在她想要董偃当丈夫,就一定要想办法做到。
后来有人给馆陶公主出了个主意,让她先把董偃“包装”一下,提升他的身份。馆陶公主立马照做,先是给董偃捐了个官,虽然是个闲职,却也算有了朝廷官员的身份,不再是单纯的侍从。接着又经常带着董偃参加王公贵族的宴会,让他跟达官显贵打交道。董偃嘴甜、会来事,很快就跟不少贵族混熟了,大家看在馆陶公主的面子上,也都称呼他“董君”,没人再把他当普通侍从看待。
做完这些铺垫,馆陶公主又想着怎么让汉武帝点头。汉武帝小时候跟馆陶公主亲近,继位后也一直很尊重她,只要汉武帝不反对,其他人就算有意见也不敢多说。有一次汉武帝去馆陶公主府里做客,馆陶公主特意让董偃出来侍奉,还故意跟汉武帝说“董偃不仅懂事,还帮着打理府里不少事,臣女身边少不了他”。汉武帝多精明,一看姑姑的样子就知道她的心思,虽然没明说同意,却笑着说“董君看着确实不错,以后常来宫里跟朕聊聊”。
这话算是给了馆陶公主一颗定心丸,她知道汉武帝这是默认了。从那以后,她更是明目张胆地跟董偃出双入对,虽然没正式举行婚礼,却跟夫妻没什么两样。宫里的人、朝中的大臣,也都默认了董偃的身份,没人再敢说闲话。
可馆陶公主没想到,这份看似圆满的感情,最后还是出了问题。董偃因为长期跟在馆陶公主身边,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,慢慢变得贪图享乐,不再像以前那样上进。更重要的是,他心里始终有疙瘩——虽然大家都喊他“董君”,可他自己清楚,他能有今天的地位,全靠馆陶公主,在别人眼里,他还是那个“依附公主的侍从”。这种自卑让他越来越压抑,三十岁出头就郁郁而终了。
董偃死后,馆陶公主伤心欲绝,没过几年也去世了,临死前还特意要求跟董偃合葬在一起。有人说馆陶公主太任性,为了一段不合规矩的感情,不顾皇室颜面;也有人觉得她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,比那些被困在规矩里的公主们勇敢。
其实馆陶公主的苦恼,本质上是身份和感情的矛盾。她有权有势,却没办法打破时代的规矩;她真心喜欢董偃,却忽略了两人之间的身份差距和董偃的感受。最后虽然勉强在一起,却没能换来长久的幸福,反而留下了不少争议。
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