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然782
宋朝名将宗泽性情刚烈,执法严厉,早年担任馆陶县尉时,只要抓到逃兵就立即正法,宰相吕惠卿不满的说:“宗泽从不读佛书,不知道人命难得,不可轻杀!”
这话传到馆陶县衙时,宗泽正在堂上审案。他把手里的惊堂木往桌上一拍,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都溅了出来:“吕相公是在汴梁城的暖阁里读佛书,哪里见过逃兵溃逃时,把百姓踩成肉泥的模样?”站在一旁的县丞缩了缩脖子,不敢接话——这已是本月第三次,宗泽顶着上司的压力斩逃兵了。
那年河北大旱,饿殍遍野,朝廷派来的禁军本该赈灾,却有一小队士兵趁着夜色抢了粮铺,带着干粮往南逃。被宗泽的人截住时,领头的兵痞还扬着刀喊:“我们是禁军,你一个小小县尉敢动我?”宗泽没废话,当场让人把这队人绑在城门口的老槐树上,午时三刻一到,十五颗人头齐刷刷落地。
百姓们围着看,有人哭,有人骂,更多人是解气。前几日有逃兵路过邻县,不仅抢粮,还烧了半条街,县太爷不敢管,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遭殃。宗泽站在城门上,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,对身边的弓手说:“你去告诉吕相公,佛书里说的慈悲,该先给那些被兵痞害死的百姓。”
吕惠卿听说宗泽又斩了十五个禁军,气得把手里的茶盏摔了。他在奏折里把宗泽骂得狗血淋头,说他“草菅人命,有违天和”,还暗示宗泽是想借杀兵立威,给自己博名声。宋神宗看了奏折,没说杀也没说不杀,只在旁边批了句“宗泽行事,需得审慎”,算是按下了这事。
宗泽听说朝廷的批复,只是冷笑。他让人把逃兵抢来的干粮分给灾民,自己带着县尉的兵,在馆陶县边界巡逻。有老兵劝他:“大人何必这么较真?那些禁军背后都有人,真闹大了,咱们吃罪不起。”宗泽拔出佩刀,在地上划了道线:“线内是馆陶县,只要我在这儿当县尉,就容不得逃兵撒野。”
有回他追逃兵追到黄河边,对方跳上渡船想跑。宗泽二话不说,跟着跳上船,一刀劈断船桨。船在水里打转转,逃兵们吓得跪地求饶,说家里有老有小。宗泽的刀就架在领头的脖子上,问:“你们抢粮的时候,想过那些被饿死的百姓也有老小吗?”最终,这队逃兵还是被带回县城斩了。
消息传到吕惠卿耳朵里,他反倒不骂了,只对幕僚说:“这宗泽是块硬骨头,可惜不懂变通。”幕僚们都以为他要寻个由头治宗泽的罪,没承想他后来在朝堂上,竟还替宗泽说了句“馆陶县治安甚好,可见其能”。有人猜不透吕相公的心思,其实他心里清楚——乱世之中,总得有几个敢较真的人守着规矩,不然这天下早就乱成一锅粥了。
宗泽在馆陶县待了三年,斩了七十八个逃兵。那些原本把馆陶当肥肉的溃兵,后来远远看见城门口的老槐树,就吓得绕道走。百姓们在槐树底下立了块碑,上面没刻字,只说是“镇邪石”。
多年后宗泽成了抗金名将,守开封时,依旧是说一不二的性子。金兵听说守城的是当年在馆陶斩逃兵的宗泽,竟有好些士兵吓得不敢攻城。那时候吕惠卿早已罢相,闲居在家读佛书,听说了这事,只是对着佛龛叹口气:“当年我说他不知人命难得,原来他是知得太透彻了——有些命留着,是会害了更多人的。”#宗世# #宗承彦#
参考书籍:《宋史·宗泽传》、《三朝北盟会编》
